中关村发展集团:将创新融入发展血液


1月15日,人民日报第13版以《中关村发展集团:将创新融入发展血液》为题对集团进行了报道,全文如下。


中关村发展集团:将创新融入发展血液

 

 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临大势贵在顺而有为。纵观世界历次的技术革命,科技是创新之本,资本是驱动之源。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资本在实施创新驱动国家战略中如何发挥活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中关村,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劲的区域。作为北京市委市政府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主体平台,中关村发展集团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实践国有资本在科技创新中的积极作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引领发展,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各个环节,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源于创新、支持创新、引领创新。追根溯源,中关村发展集团的诞生本身就是创新的结果,其发展历程与国家和北京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直紧密相连,其自身属性与“创新”有着天然的联系。服务北京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助力中国创造扬帆远航……中关村发展集团在摸索中砥砺前行,在实践中茁壮成长,创新已经成为常态,已经融入其发展的血液。


 一、服务高精尖,以软服务拉动硬产业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上取得重大进展。”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北京发展的总体目标。会议同时指出,实现这个目标,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必不可少。如何在“瘦身健体”中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北京给出的答案是:通过构建“高精尖”结构,发挥创新创业的强劲驱动力。

 中关村,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战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主力军。服务北京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中关村发展集团一直在努力。“我们将紧紧抓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瞄准最前沿技术和高端产业集群,围绕大信息、大健康、大环保三大产业,不断增强投资布局科技产业发展能力,助力打造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许强说。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具有极强的创新力和融合力,是世界各国产业竞争、科技竞争、综合实力竞争的制高点。按照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战略布局,中关村发展集团围绕企业、人才团队、基金、园区、服务平台等要素,多维度打造集成电路产业生态链。设立北京集成电路股权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300亿元,采用母子基金(1+N)模式。母基金注册资本90.09亿元,目前出资23.05亿元设立了制造和装备与设计和封测两只子基金,其中制造和装备子基金已实现认缴募资40.2亿元,设计和封测子基金已实现认缴募资22.23亿元;与首创集团联合建设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设立集成电路设计一站式服务平台中关村芯园(北京)公司;支持紫光集团收购锐迪科;推进河北正定集成电路封测基地建设;投资易美芯光等一批集成电路企业加快发展……在中关村发展集团的推动下,一条围绕IC产业全链条的投资和服务体系已然形成。

 在中关村,每年都产生大量科研成果,但是与硅谷等创新中心相比,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还很不够,科研生产“两张皮”的问题依然存在。中关村发展集团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代表市政府,以股权投资为切入点,催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中科院王中林院士团队微纳能源研发项目落户北京怀柔,贺福初和张学敏院士领衔的凤凰工程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施一公院士领衔的汇诚健华有望抢占数以百亿美元的大分子生物药市场,李文辉教授领衔的乙肝感染研究成果在国际肝病学界引起轰动。在这一项项成绩的背后,都少不了中关村发展集团的身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几年积累,中关村发展集团投资的一批项目已经逐渐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新能源汽车领域,基于自主知识产权设计纯电动跑车的长城华冠已在新三板挂牌;机器人领域,纳恩博成功收购全球自平衡车的领导者Segway,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智能短途交通行业领导品牌;无人机领域,中航智、臻迪科技、致导科技及航景创新等无人机公司,基本形成了行业领域的企业聚集;生物医药领域,百济神州已向美国证交会(SEC)提交IPO申请,估值约10亿美元。

 据统计,仅2015年,中关村发展集团就通过代持政府资金、自有资金、合作设立基金等方式投资和服务落地项目99个,决策投资金额达15.4亿元。


 二、辐射京津冀,为协同发展注入创新基因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场重大深刻的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迎接这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考”,要靠创新驱动,要有使命担当。

 创新是中关村的“天然基因”。“我们经营的是创新,聚集创新要素,深化创新理念,拓展创新模式,构建创新生态,形成有活力、有包容力、有渗透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和创新文化。”许强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中关村发展集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用市场化的方式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为协同发展注入创新基因。

 围绕产业链构筑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打造资本链。以京津冀地区作为重点合作区域,中关村发展集团创新推出“一司一金、双层架构”区域合作战略构想,牵头设立中关村协同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关村协同创新投资基金。通过联合央企资本,吸收社会资本,利用地方政府资本,扩大区域合作基金,实现资本的层层放大。

 据介绍,中关村协同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由中关村发展集团联合中国交建、招商局地产发起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集团出资2亿元,致力于积极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链和科技园区产业链。中关村协同创新投资基金由中关村发展集团联合14家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总规模100亿元,是国内首只区域协同投资基金,采取母子基金“1+1+N”模式,即一只母基金,下设一只协同创新子基金,“N”只面向各合作区域的“协同发展子基金”,支持各地市打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2015年9月25日,中关村协同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揭牌,中关村协同创新投资基金签约。目前,中关村协同创新投资母基金已完成工商注册。

 打破固有合作模式,移植活跃创新基因。以“一司一金”为统筹平台,协同“领创空间”、“信息谷”等资源,中关村发展集团差异化分层推进区域合作,以优化创新生态为重点推进京津冀合作项目。

 独行快,众行远。与天津市宝坻区共同建设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对接天津滨海新区,配合管委会编制完成共建园区方案;推进河北正定集成电路封测基地建设;实现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正式运营……在中关村发展集团的推动下,一批重大区域合作项目纷纷落地,中关村创新基因遍撒京津冀大地。


 三、布局地球村,从踏浪者变身领潮人

 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的使命光荣而艰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最为密集,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数量居全国首位,中关村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只在国内,在全球都是十分少见的。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米勒教授认为,和其他地区相比,中关村最像硅谷。然而,就像世界各地的创业者一样,中关村也曾经历了对于硅谷的“膜拜”过程。

 学习是为了超越,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的建立,以实际行动给出了回应。硅谷核心地带,办公面积约7000平方米,集创新创业企业办公、科技展示中心、国际孵化器、企业加速器、企业交流平台等功能于一体,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投资增值服务。这样的环境,让多少创新创业者梦寐以求。目前,该中心已投入运营,完成6个项目入孵及8个项目入驻,意向入孵入驻项目和企业20余个。

 随着国家新一轮改革的推进,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关村与硅谷的距离越来越小,这让逆袭成为可能。从踏浪者变身领潮人,融入全球创新创业网络是必然的选择。引领中国科技创业者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吸引世界创新资源汇聚东方,中关村发展集团肩负重任。

 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周云帆说:“未来发展集团要按照‘三项标准’,就是要把‘有没有推动示范区的领军企业成为世界级的大企业,有没有推动示范区产生世界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有没有推动示范区成为世界一流的创业创新中心’作为评判标准,来衡量我们的路径是否正确、工作是否到位。”

 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早在2012年,中关村发展集团就开始了海外布局,以此来探索如何整合海外科技资源、搭建国际创新平台、提升中关村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服务水平。

 通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初步形成在全球科技创新聚集区设立的孵化中心为主的科技创新孵化平台、以丹华基金为起点开启探索之路的海外基金平台、以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为示范的中关村国际科技资源交流展示平台,“一司一金一中心”的模式。三个平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正在为中关村的创新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布局“地球村”,放眼全世界。未来,中关村发展集团海外布局将以硅谷为中心,辐射北美其他创新资源聚集区;同时积极谋划“一带一路”创新举措,拓展欧洲创新策源地。

 上下求索中凝聚前行力量,用创新驱动打造世界的中关村。




上一篇:用大数据做产业组织 用“互联网+”做产业服务 下一篇:中关村发展集团:做创新发展的坚定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