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奔涌,北京按下“加速键”


  • 首页

  • 北京日报

  • 2025-11-17

  • 点击次数:

  • 字号:

助力企业走向全球的首批“中关村人工智能企业出海服务港”授牌、填补空白的北京首个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成立、专注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中关村原生引擎公司亮相……昨天,2025人工智能+大会主论坛上,一系列人工智能领域的成果、举措在京发布,助力北京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竞争中抢占生态制高点。

北京作为我国人工智能创新资源最富集的城市之一,在国家级科研设施、顶尖人才与核心产业规模、备案大模型数量等方面全国领先,是名副其实的“人工智能第一城”,但此前在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方面仍存空白。大会现场,北京市人工智能协会(筹)发起设立。协会由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指导,中关村发展集团联合产业链核心企业、顶尖科研机构及高校共同发起,将聚焦政策研究、标准制定、场景对接、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等职能,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协同创新,助力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

在人工智能引领革命性突破的时代,顶尖人才是引领创新的领跑者。会上推出的《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人才及国际AI顶尖人才服务清单》,向全球顶尖人才发出邀请。“中国不缺应用人才和场景,最重要的是培养更多的尖端创新人才。”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及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姚期智说。

智谱、面壁智能、爱诗科技、九章云极……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出海步伐加快,投资版图不断拓展,海外布局日益多元,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挑战也在增加。企业出海,背后必须有强大的法律、税务、财务、审计、咨询、品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支持,“护航”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为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关村京港澳青创中心、北京启迪创业孵化器、中关村科学城公司等4家单位获得由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认定的首批“中关村人工智能企业出海服务港”授牌。这些服务港将构建法律合规、技术适配、市场对接的一站式服务体系,为人工智能企业出海提供全方位支撑。

作为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区域转移转化中心运营平台,中关村原生引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大会上首次亮相。该公司由中关村发展集团联合海淀区、中关村学院共同发起设立,将通过整合高校科研项目与政府政策资源,运用市场化机制,从技术挖掘、成果评估、资金投入到算力支撑、概念验证、场景应用等方面提供全链条服务,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强人工智能同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相结合,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中关村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妍说,此次发布的一系列成果,正是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发挥人工智能赋能百业“头雁效应”,拉动发展“乘数效应”的重要举措。作为北京市服务科技创新的市场化主体平台,中关村发展集团已累计服务人工智能产业上下游企业1400余家,占北京市人工智能企业50%以上,未来将进一步以场景为锚点,推动技术扎根产业沃土,让中国人工智能成果惠及全球。